• 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信息 > 代表工作
江门市人大代表方晓莹:带头唤醒“沉睡地”, 撂荒地“长”出新希望
发布日期:2023-07-17
来源:开平人大常委会网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夏收时节,走在开平市塘口镇宅群村“红心农场”的田埂上,放眼望去,一片青绿,昔日的撂荒地如今长满粮食作物,“丰”景正好,呈现一派田园景象,象不到这里以前是荒地。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正是江门市人大代表、宅群村党支部书记方晓莹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走进田间地头“撂荒地”开出治理“良方”“下地实践”和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带头唤醒“沉睡地”“撂荒地”变“希望田”

    通过多次深入走访群众,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方晓莹逐步摸清了各村小组常年性撂荒或季节性撂荒的耕地的基本情况。一直以来,因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导致部分土地无人耕作,宅群村各村民小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近年来,虽然各村民小组大多逐步构建了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新型农业产业体系,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或者农户自身种植能力等原因,村内还是有不少土地常年性撂荒或季节性撂荒。


    指着远处已经收割的稻田,方晓莹说:“那里是农户的育苗地,一年只进行两次育苗,其他时间基本就撂荒了,土地利用率较低。”方晓莹表示,此外,不少无法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土地存在常年性撂荒的现象。


  方晓莹常常为此感到可惜,下决心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干部们都是农民出身,可否由大家尝试租赁这些撂荒土地进行耕种,造福村民呢?”方晓莹提出了这个想法,获得了村里其他党员干部的赞同。



复耕前后对比图


    为了盘活撂荒地,方晓莹结合宅群村撂荒土地的具体分布情况,多次召开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专题会、推进会积极建言献策并付诸于行动。由党支部牵头创办“红心农场”,通过和村民商讨,并根据群众意愿,一方面鼓励有种植技术的党员带头选取便于灌溉、便于耕作的部分撂荒地,进行复耕复种另一方面发动村民以有偿流转土地方式盘活撂荒耕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自2021年以来,方晓莹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大力支持撂荒耕地治理工作,共整治撂荒耕地共80余亩。通过“撂荒地”整治,让“沉睡”多年的耕地资源成为了活跃乡村集体经济的“希望田”。

    村干部化身“农夫”  荒地重新披上绿装

    2021年3月,宅群村3名党员干部出资租赁村内撂荒的耕地,建设“红心农场”,安排7名党员、村干部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负责农场的种植、管理。宅群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门前昔日是一片荒地,现已打造成“红心农场”实践点。


    在农场里,方晓莹与志愿者一起开荒、翻地、播种,一片繁忙景象,原本荒草丛生的土地被绿油油的瓜苗、玉米苗填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宅群村其他党员干部也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前往农场,化身“农夫”。“下班后,我们都会相约去农场看看,浇浇水、除除草,或者施肥。”方晓莹介绍,去农场忙活已经成为村干部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水稻种植过程中虽偶发“铁锈病”等问题,但村干部们都逐一解决了。


    

    2021年8月,“红心农场”喜迎第一次丰收:早造水稻收成约4000公斤。“我们的首次尝试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方晓莹说,这一切离不开宅群村广大党员干部的辛苦付出。


    村子美、产业兴、游客来。在撂荒地整治中,方晓莹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复耕撂荒地种植采摘农场、利用闲置农房打造民宿,多渠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强有力监督推动撂荒耕地彻底整治,让荒地重新披上‘绿装’,助力谱写乡村振兴、绿美广东的华美篇章。”方晓莹说。

    打造本地特色品牌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琢磨如何提高农产品价值方晓莹积极探索“党支部+党员+农户”发展模式发展丝苗米产业借助“红心农场”平台由村集体向农户统一收购通过包装设计,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宅群有米”品牌并依托“塘口优品”行政区品牌的销售平台以及“粮禧记”农村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实现农产品增值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助力高质量发展


“宅群有米”礼盒


    为了“红心农场”长效运作,方晓莹鼓励各级人大代表认领“责任田”,负责农场的日常监管和帮扶,为农业生产出谋划策,并协助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撂荒地整治工作。鼓励“红心农场”种植户优先聘用辖区贫困户、留守妇女到农场工作,增加村民收入。还将部分农产品作为慰问品送给辖区困难党员和高龄长者,实现成果共享。



    作为人大代表,方晓莹还非常关心群众的安全问题。塘口魁草村委会德堂村村道是村民每天必经之路,村道入口处池塘边的山坡没有修建任何的安全防护设施,由于水土流失,池塘边甚至有部分滑坡现象,对出入该路段的村民群众的出行、生产生活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方晓莹向江门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修建开平市塘口魁草德堂村后村池塘挡土墙和防护栏的建议》,以保护村民的出行安全。该建议已被纳入了江门市2023年第一批民生“微实事”代表建议,目前落实专项资金正在办理中。


    方晓莹表示,今后她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听民意,解民忧,把撂荒土地盘活起来,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为乡村振兴多贡献。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