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信息 > 基层人大
聚力实干敢担当 为民服务践初心 百合镇人大代表分类别按专长分组督办民生实事见成效
发布日期:2019-10-28
来源: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期,百合镇人大结合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年初镇人代会票决的镇10项民生实事,将代表分类别按专长分成不同小组,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督查,推动民生实事加快落实收到良好实效。

督查的民生实事包括红色教育惠民、水利工程惠民、农村设施惠民等3个专题,各专题分别由1个代表小组负责跟踪督促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开平市和镇人大代表的镇党委书记熊日升、镇人大主席人选梁锡富亲自带队开展督查,各项目分管领导陪同。在活动中要求各个小组做到“一突出两结合”,即督查活动要突出主题,要与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反映村情民意相结合,确保各项民生实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受益。

 

强党建、筑根基,督查镇党建文化园和周文雍故居红色村项目

百合镇党建文化园是开平市第一个集党建教育、文化传承、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党建主题文化公园,旨在拓展基层党建工作阵地、多样化宣传党章和党史、唤醒红色记忆,打造百合特色党建品牌。而周文雍故居红色村是对烈士故居进行保护和修复,并收集、整理烈士遗物,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场景复原,具有重要革命纪念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百合镇人大将党员界别并对党的革命历史、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革命事迹有较深研究和认知的人大代表组成专题小组对项目进行督查。代表小组以自身专长为推进项目建设提出意见建议。目前,百合镇党建文化园已建成投入使用。周文雍故居红色村已完成故居内部展板建设及碉楼修复,并制定了红色村整体规划初步方案。

 

惠民生、修水利,督查镇北堤、新盛堤、北安水闸水利工程项目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农村水利建设, 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也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年初镇人大例会高票数选出镇北堤复兴段加固工程、镇北堤水闸维修工程及镇新盛堤西江段涵洞修复工程三项水利工程,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精密筹划,加大投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镇人大组织具有丰富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和知识的农村界别人大代表,在年中督查活动中向设计方提出建议,再由设计方根据意见规划编制设计方案,解决一直存在的原设计方案不符合基层农村使用实际的问题。在工程施工阶段,督查小组代表们在现场认真听、仔细看、详细问,通过现场视察,检查施工现场、询问施工监理情况,提出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砌石筑墙标准等意见,推进项目顺利落实,确保工程经得起群众推敲、对得起群众诉求。

 

增福祉、修设施,督查镇农村公厕新(改)建和齐塘新建水泥路等项目

农村厕所问题、道路建设问题、卫生站建设问题等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短板,实质上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百合镇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要求和本镇实际,全镇共改造26座农村公厕,其中新建9座,改建17座。齐塘龙护新建水泥道路项目,计划建设长321m×宽3m×厚0.25m村道水泥硬底化及新建机耕桥1座,包括拆除旧路面、新建混凝土路面、机耕桥、排水管涵等工程,预计建成后可方便龙护村超过100名村民日常出行以及农田水利灌溉。镇人大组织相关人大代表到现场督查施工进度、质量,听取当地群众诉求和意见并积极与施工方沟通反映,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熊日升在参加督查活动中表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大代表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履职,促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镇政府要对标目标要求,找准工作中与群众所盼的差距,增强民本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抓质量、赶进度、保安全,确保各项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关键小事”。镇人大则要倾听选民呼声诉求,发挥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党政民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民生实事开花结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今年以来,百合镇人大主席团已多次组织代表分组开展督查民生实事项目活动。目前10项民生实事已有8项完成,余下2项按施工进度稳步推进,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接下来,百合镇人大将继续积极研究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精神状态不松懈,督查力度不减小,以实际行动促进代表履行职责,当好选民群众的“代言人”,促进各项民生实事工程安全、及时、保质完成,顺应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新期盼。(百合镇人大办)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