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信息 > 基层人大
深调研 谋划策 找差距 抓落实 百合镇组织人大代表调研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12-20
来源: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做好农村垃圾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当前,百合镇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正面临着机制、意识、人力、资金等方面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为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助力百合镇乡村振兴工作,12月18日,百合镇人大组织市、镇两级代表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调研。镇的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负责人等20人参加了调研。

百合镇人大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赤坎、塘口、马冈等镇调研考察,学习各镇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对标交流,发挥人大代表担当作用,共同为百合镇“守初心,担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大美百合”而聚力献计。

调研组就农村垃圾治理存在困难、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模式及资金来源等方面问题,分别在塘口、马冈镇现场调研了垃圾压缩站等农村垃圾治理设施,并与赤坎和马冈镇进行了经验交流座谈。

经调研分析,代表们就加强做好百合镇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提出各自意见:

市人大代表梁锡富: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一定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打好农村垃圾收运治理工作的基础,实现收运治理体系的常态化运行;上级部门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资金得到保障。同时,从全市的视角统筹规划治理设施的运用,充分发挥其效用。

镇人大代表梁志伟:目前农村垃圾治理普遍存在环卫意识不强、垃圾治理设施不足、垃圾治理方式简单及机构队伍力量不足、资金难保障等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污染,建立行政引导、公众参与的机制,解决好资金的问题,拓宽渠道,多方筹措垃圾治理经费,从而为百合镇“一线三园一古村”红色文旅路线打好基础,驱动百合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镇人大代表吴伟强:群众是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主体,要激发他们的主体积极性,利用村社广播、标语横幅、公示墙报、宣传资料、成立村微信群等方式,积极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增强广大村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引导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做到不乱倒垃圾,房前屋后不乱摆放杂物,彻底改善“脏、乱、差”现象,积极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为帮助政府进一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代表们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是强化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明确政府、村委会、保洁队伍、第三方机构等主体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职责。通过各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形成有效监督体系,确保垃圾治理全过程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另外,可结合实际,建立垃圾治理付费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原则征收垃圾治理费用,提高垃圾污染处罚门槛。

二是加强环保培训,促进村民参与。做好农村垃圾治理,村民群众是主力军。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通过带动村民树立良好的乡风民风,营造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热爱环保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强化知识培训,加强垃圾源头治理、分类收集、科学治理等知识培训,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和垃圾治理能力。

三是加强源头管理,建立多元化治理方式。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治理,村民群众初步粗分类,专业人员精分类。同时,要以增强市垃圾治理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垃圾回收、分类、治理能力,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治理”的垃圾治理模式。(百合镇人大办)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