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信息 > 基层人大
坚守初心担使命 践行职责显风采 ——记开平市人大代表张健国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张健国,龙胜镇桥新村党总支部书记,是江门市第十四届、开平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这位看上去不显山露水的人大代表,一直以来都以一个人大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党员群众建设家乡,使桥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桥新村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开平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江门市村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等光荣称号。他恪守“近民、亲民、为民”的宗旨,尽心尽力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百姓群众解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

建言献策,心系群众解民优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张健国说:“我是由人民选出来的,我当代表人民。我工作在农村最基层,更有责任把体察民情向上反映。” 他深知,人民的信任和期盼不仅赋予他无形的荣誉,更有重任在肩,身为人大代表一定要勇于为群众呼吁,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闭会期间,他都集中一段时间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围绕群众利益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并把搜集到的情况带到会上发言。比如,群众反映竹林村与沙湾村交界的河道排渠几十年没清淤,导致下雨季节农田受浸严重。接到反映后,张健国每逢下雨都到实地考察,拍照取证。在江门市第十四届一次人大会议上,他重点围绕解决农村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最后,于2013年年底,龙胜镇被纳入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高达1420万,解决了龙胜镇大范围内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除此之外,他在2012年至今任江门市、开平市人大代表期间,不断围绕农民的耕作、出行、生活困难以及镇内的环保、经济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积极献言献策,充分发挥代表人民的作用。

开拓创新,勇为乡村献力量

近年来,龙胜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张健国更是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党员群众为桥新村的建设贡献力量。比如,在“三清三拆”中,他逐家逐户走访群众、召开村民大会,讲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意义,最后,在该项工作中,全村群众一致同意,无一反对。又如,他积极发挥党员和乡贤的榜样力量,带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改造等民生工程,桥新村逐步解决了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为龙胜镇树立党建标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之一。

目前,在人大代表兼党总支部书记张健国同志的带领下,桥新村真正实现“党组织引领村民小组、党员带动群众”,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的友好睦邻氛围,实现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成为龙胜镇实施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的示范村。2016年,桥新村被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广东省卫生村”;2018年,获评“开平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同年,被列入省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创建单位;桥新村民小组党支部被江门市委组织部列入江门市村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

争先创优,率民建设为家园

张健国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更是一名人大代表。他认为,要当好人大代表,首先必须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带头干好本职工作。履行好代表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任职时间,凭着干事、创业、为民的精神追求,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依法治村,公开、公平、公正办事,以真切的感情对待群众,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诺言。比如,2015年的时候,龙胜积极筹建垃圾压缩中转站,选址在桥新行政村的范围内,遭到棹山村小组以及邻近村的村民激烈反对,张健国立刻组织附近村的村民到开平三埠街道的垃圾压缩站实地考察,并向村民解释建设垃圾压缩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经过考察、讲解后,村民一致同意建设,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起因为垃圾压缩中转站的上访事件。又如,2017年台风天鸽横扫开平。台风过境前夕,他第一时间转移群众,特别是低保户、五保户和游耕户。其中一名低保户谢伯拒绝转移,张健国坚持不懈的与谢伯做思想工作,从下午3时一直到晚上9时,足足六个小时,最后成功转移,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台风过后,他更是亲力亲为,投入清障复产当中,率先将辖区内的道路恢复畅通。再如,张健国在村中更是充当群众的调解员,哪家哪户发生矛盾纠纷都少不了他的的身影,所以10多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村风正,人心稳,老百姓安居乐业,农民经济收入蒸蒸日上。(龙胜镇人大办公室)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