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信息 > 基层人大
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平实践|月山人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阵地的基层实践
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开平人大常委会网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近年来,月山镇人大聚焦基层代表履职与社会治理融合,以代表联络站为载体,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治理末梢,形成“群众提议—代表联动—政府落实—全民评议”闭环机制。

一、搭建民意直通平台,激活群众共建动能

一是织密网格履职体系以联络站为核心,推行“网格+联络站”双轨机制,将全镇20个村(社区)划分为8个基层人大网格,推动三级人大代表全员嵌入网格开展履职。联络站与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等治理平台融合共建,形成多方协同工作格局,通过民主议事“小平台”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联络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是建立民意对接机制。明确人大代表作为纽带角色,对接分散的社情民意与政府资源,构建“代表牵头、群众参与、政府响应”互动流程。大岗村联络站探索“积分制”治理模式,通过设定参与乡村建设的积分标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垃圾清理、村容管护、小花园种植等具体工作。

大岗村联络站广泛发动群众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中

三是拓展数字化履职载体。推广运用“粤当家”小程序,设置人大工作宣传专栏,定期发布政策解读、履职动态等内容;开设代表接访公告模块,提前公示接访时间、地点及代表信息;搭建意见接办功能入口,实现群众诉求提交、办理进度查询、结果反馈全流程线上化,形成推动人大工作宣传、代表履职服务与群众意见征集“一网通办”。

二、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深化群众共治路径

完善矛盾联调体系镇人大联合镇平安法治办、镇司法所建立日常联动机制,通过代表定期走访、站室固定接访、专题调研排查等方式,收集辖区信访矛盾纠纷线索,分类建立排查台账,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

二是推动代表履职与村“两委”工作融合天湖村联络站探索代表履职与村“两委”工作协同模式,提出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通过延伸队伍服务触角、拓展服务内容,畅通民情收集渠道,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村级事务管理,切实推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覆盖率,形成“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部门协同干”的共治格局。

三、创新共享参与模式,拓宽群众共享渠道

一是搭建多元议事平台组织代表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收集群众需求建议,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治理方案讨论。高阳村联络站利用“祠堂议事”传统形式,搭建民事民议平台,组织村民协商村内事务,推动入村道路亮化、鱼塘尾水治理等民生项目落地;水二村联络站针对省道S273月山水井段路肩硬底化问题,持续收集各界意见建议并梳理上报,最终促成投资830万元的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实施,惠及周边近万名群众。

高阳村联络站活用“榕树下议事会”宣传惠民政策

二是完善闭环监督流程。依托网格化管理,细化“群众提议—代表督办—部门落实—全民评议”闭环机制,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发监督建议书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通过“直访农家”“榕树下议事会”等形式收集乡村旅游开发、环境整治等领域建议,推动校园临时停车场、村落机耕桥修建等民生项目落地实施。

下一步,月山镇人大将持续深化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建设,推进“数字人大”平台应用,进一步完善群众诉求“一键直达”响应机制,推动基层民主实践更具活力、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全省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月山经验”。


相关推荐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