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要闻
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回顾之二——服务大局篇
发布日期:2021-11-16
来源:开平人大常委会网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回顾之二——服务大局篇


坚定不移在监督与支持中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回顾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过去五年的监督履职历程,一以贯之的鲜明特色是:紧紧围绕市委“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工作主线以及全市重点工作,寓支持于监督,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监督职责。

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依法履职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


        2017年9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市容综合治理情况。


“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强风险研判,不断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化解、应急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2021年9月24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开平市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就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提出了要求。


2018年6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情况。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预算法、监督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推动建立了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制度,把市政府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纳入监督工作计划。一方面,结合听取和审议年度预算报告、决算报告、预算调整方案,开展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另一方面,又听取和审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专题报告,促进市政府加强债务资金监管,严格债务资金使用,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2018年10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翠山湖科技园项目。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实现对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实时联网监督,并依法听取审议市政府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开启我市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监督。

围绕“产业提升”依法履职

梳理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要点,对重点项目的监督,成了每年监督工作的例牌菜。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聚焦全市重点项目,每年都安排视察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并听取市政府相关专项工作报告。


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是我市的重要发展平台。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寓支持于监督,每年视察翠山湖科技产业园重点项目,就相关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园区不断扩容提质,做大做强产业平台。


2018年10月30日,市人大代表围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约见市长。


市人大常委会还高度关注赤坎古镇保护与活化项目建设。2017年8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赤坎古镇建设,组织开展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就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彰显华侨文化生态风貌,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等提出建议意见,督促市政府依法依规推进项目建设。随后,就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多次组织代表视察赤坎古镇项目,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城市提质”依法履职

“为整治环境污染,前期港口路煤场码头迁走了,而现在变成了砂石码头,白天不作业,晚上作业,严重影响周边群众休息,群众意见很大,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够彻底整治。”


“违规户外广告牌问题仍然突出,有些还有安全隐患。


“部分路边停车位变成了二手车占道经营场所。


……


2018年1030日下午,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代表约见市长活动中,丁友国、杨子晖等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聚焦“推进城市提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市长面对面,指出当前城市管理和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2019年6月12日,开平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和全体人大干部在市委党校礼堂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培训。


除了聚焦城市提质开展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还聚焦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后视察了市容综合治理、市区住家船整治专项行动、超限超载治理、交通要道沿线人居环境整治、碧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等情况,联动江门市人大开展《江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江门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围绕“工作提效”依法履职

2019年124日,在开平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票决出2019年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这10民生大红包,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重承诺。其成色如何,关键看落实。


2019年8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市区住家船整治专项行动情况。


为此,212日,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市人大常委会就着手研究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后续跟踪监督工作,制定了《关于开平市政府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监督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三问一评一报告工作机制(一问即年初问项目,二问即年中问进度,三问即年底问结果,一评即开展代表评议,一报告即听取审议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随后,市人大常委会将跟踪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工作列入2019年度工作要点,并结合常委会领导分工和各室委的工作职能,制定了2019年度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督办安排表,明确了牵头督办的常委会领导,以及具体负责督办的人大机关室委、常委会组成人员,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对深茂铁路开平站场、江门市潭江河流治理工程PPP项目(开平段)等市重点项目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助力项目高效推进。

围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依法履职

2019612日下午,在开平市委党校礼堂,市十六届人大代表济济一堂,认真聆听江门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讲师团成员梁炎浓的专题授课。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助力宣传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所下的“先手棋”。


    此后,指导各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活动,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为开平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作用。


        2020年5月25日,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助力疫情防控。


聚焦开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市人大常委会先后视察为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侨捐项目保护开发利用、华侨文化保护、塘口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创小镇项目建设、侨资企业发展等情况,推动做好侨胞服务工作,涵养和运用好侨务资源,更好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支持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

围绕“双统筹”工作依法履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发出《致开平市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号召人大代表在疫情防控中立足岗位、发挥优势,积极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时刻,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挺身而出,主动作为,模范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信息员”“宣传员。医卫战线代表不顾安危、迎难而上,基层代表坚守防疫一线、守护一方平安,企业家代表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和先进本色,涌现出一批主动担当、忠实履职的先进典型。


2020年7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交通要道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严格贯彻落实《广东省市、县(区)“两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切实加强人员健康、会议场地、食宿交通、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管理,顺利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七次会议。印发《关于召开镇人大例会的指导意见》,指导各镇人大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人大例会。人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捐款,参加设岗检查值班,参与社区防疫知识宣传、核酸检测实战演练等


    2021年4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侨资企业发展情况。


    此外,还联动江门市人大开展稳就业工作调研,就如何应对疫情对全市就业形势的影响提出建议。视察检察护航民企发展工作,推动市检察院为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和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视察司法机关利用远程视频网络做好审讯、庭审工作情况,促进司法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依法依程序不走样。2次及时就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分配方案作出决议,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务和抗疫特别国债对基础设施建设、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人大常委会领导还积极开展暖企行动,走访联系高层次人才,调研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督导复工复产复学工作。


        2021年9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全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