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要闻
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回顾之三——民生关切篇
发布日期:2021-11-17
来源:开平人大常委会网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回顾之三——民生关切篇】


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履职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五年来,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努力使人大工作更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

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开展监督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对环保工作的监督列为每年的“规定动作”,依法听取市政府年度环保工作报告,检查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先后视察了污水处理项目、水库周边生态林更新改造工程项目、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跟踪监督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建设、饮用水源地畜禽养殖整治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人民群众的关切。


2019年7月18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代表主题活动中视察水污染治理情况。


2019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为口号,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活动期间,重点围绕推动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决定》,特别是在加强水源地保护、消除劣V类水体、加强推进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通过组织全市四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接访、就地巡查并跟踪河段污染治理情况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水污染防治的状况,听取和反映群众呼声,督促政府和企业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2017年3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市贯彻实施《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情况。


聚焦公共卫生保障开展监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为此,在2020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


“当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监测设施、手段、装备相对落后,执法队伍薄弱,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建议市政府加强保障力度。”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我们周边的野生动物很快会越来越多。建议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有关措施,切实预防、控制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伤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


……


2017年4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专项整治情况。


2020年9月8日,在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积极审议发言。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2017年3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检查了《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实施情况,察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室建设情况,并检查了部分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3月30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又听取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督促市政府整合执法队伍资源,针对薄弱环节、风险点和时间段,开展好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监管食品安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9年7月3日,市人大代表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约见市长。


除了开展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视察了疾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以及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疫苗冷链运转等方面的情况,分别听取了市政府公共卫生工作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项报告,为促进公共卫生保障发挥了人大职能作用。

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开展监督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开平市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向城区流动。尽管开平市不断加大对城区学校的新建、扩建力度,但目前城区学位依然紧张,大班额的问题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小学教师年龄偏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偏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2020年5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村卫生站、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


为此,在2020年11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开展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开平市人大代表周珠花等与时任开平市市长马品高面对面,围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题建言献策。


为进一步增强监督刚性,让约见活动“约”出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三问一评”跟踪监督机制:“一问”就是问清单,“二问”就是问进展,“三问”就是问结果,“一评”就是开展工作评议。市人大常委会还把此次约见活动代表建议的跟踪督办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


2020年8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进行梳理,明确责任单位、落实时限等,于约见活动后的一个月内,以清单形式报市人大常委会。


2021年4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了市政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了解约见活动代表建议落实进展情况。围绕解决城区学位不足、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教师总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的12项建议,市政府按照短期和中长期相结合推进解决的思路,及时研究出台一些措施,切实加大统筹和资金保障力度,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例如,为解决城区学位不足的问题,市政府把西郊小学的三个校区升级打造成完全小学,完善西郊小学主校区、星光校区和沿江西校区办学条件,逐年开设小学一至六年级。此外,还着手加快港口小学、侨园路小学、梁金山小学等的扩建工程。


2020年10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调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2021年4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代表约见市长活动代表建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在这次常委会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三问”实施过程中掌握的情况,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开展了工作评议。市政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获得“满意”评议档次。


2020年11月4日,市人大代表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约见市长。

聚焦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监督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这一重要工作。2018年8月9日,组织视察了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情况,并在当年8月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中,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为重点,组织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工作评议等活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代表在建言献策、骨干表率、监督促进、支持参与、桥梁纽带的作用。


2021年8月18日,市人大代表围绕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工作约见市长。


为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更好地推进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开平”为主题,开展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就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群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建言献策——


“党委和政府不能演‘独角戏’,农民才是乡村振兴的主角。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消除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等、靠、要’思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一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围栏、没有警示,存在安全隐患,污水收集也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群众意见较多。”


   “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要不然即使投入再多的钱也是‘水蛇浸水——没功效’。”


……


2021年10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市循环经济生态园建设情况。


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了精准脱贫工作情况,听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强调要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持续推动脱贫贫困户改善生活。市人大机关还牵头有关部门单位支持金鸡镇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情况报告、关于整合全市红色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旅游资源情况的报告,调研了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跟踪推进农村河道(渠道)清淤整治等工作,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发挥了人大职能作用。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